注:《家访纪实》首印2万册,将于2018年5月份左右出版、印刷。书的名字还没最后确定,目前以“家访纪实”代替。
我们感召您提前爱心认购(每本书50元)凡提前爱心认购100本以上的个人、团队、企事业单位,在书的尾页我们会一一罗列鸣谢(赞助为个人或者团队的,放个人或团队照片;赞助为企事业单位的,放公司LOGO以及名称)。
预购联络人:光明爱心之家李姗老师15133592823,微信同。
2017,因为我们在一起, 2018,所以会更了不起!
感谢您的支持!
《家访纪实》暂定名
前 言
时光荏苒,从2002年到2018年转眼15年过去了。
15年来我们共同经历了中国的高速发展,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民生的极大改善。无人看护儿童也从原来的缺乏管护,到现在孤儿国家全面覆盖最低保障,到现在无人看护儿童大多得到应急救助。
15年来光明之家也从2002年的马永刚兄弟俩,到2008年的39个孩子,到2018年的180个孩子。从对无人看护儿童救助无所适从,到努力学习相关政策积极探索救助形式,到现在针对无人看护儿童救助小有心得。从一个人艰辛付出,到光明团队信任同行,到社会共同参与。这15年,我们在大家的帮助下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取得较好救助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无人看护儿童新的情况也不断出现,无人看护儿童不光是面临温饱问题,还涉及学校系统教育,家族的养育,社会生存生活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仍然面临很大挑战,任重而道远。
我们想通过此书呼吁更多人关注无人看护儿童这个群体;引发学校教师关注学校中的这类孩子,能更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引导孩子的整个家族,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负担起家族养育责任;唤醒周边更多善良的人们,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宽容、正向的社会环境。
本书我们记录了从2015年到2018年元月近3年来对无人看护儿童的家访、工作记录,以及光明团队成员、同行志愿者、长期服务的爱心人士在当时对这个事件的一些感受,每一个记录都是我们的所见所想所思所悟!
由于我们理论水平有限和相关知识掌握的程度所限,书中会有很多局限和错误,请各位爱心人士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让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的为无人看护儿童服务!
申学东 鞠 躬
2018年元旦
申学东分享
我叫申学东,1970年出生在一个正统朝鲜族家庭,我的父亲是一位非常有名气的医生,我的童年和学生时代都是在无忧无虑中度过的。工作了,和家人一起做生意,办学校,一直顺风顺水,转眼到了2002年,那一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折,我自己创办了秦皇岛私立龙腾学校,招收小学、初中的学生。私立学校,一切都要我们自己去张罗,租校舍、聘教师、招学生,所有费用都是我们自己出。当然我作为出资办校人,除了教书育人外,也要考虑经济账,说白了我也要考虑如何挣钱。(待续)
李姗分享
我是李姗,在秦皇岛光明爱心之家工作5年多了。其实说实话,来这里工作之前我从没想过我会在这样的单位工作而且一呆就是5年,也从没想过我会和这样的一群孩子结下这样的缘分,更没有想过我的人生价值是什么。(待续)
赵健分享
光明之家最难熬的就是冬天,取暖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儿,最让人震撼的就是申爸,他的办公室不仅在阴面,而且在暖气管的最末端,白天有太阳的时候,外面的温度,要比他办公室的温度高,每次去他的办公室......以至于到现在一入冬,申爸的腿就开始疼,就是那时候烙下的病根儿。(节选)
马永刚分享
那个时候我觉得社会是冷漠的,周围的人生活的都那么好,为什么没有人伸手帮帮我们?这期间我想过自杀,我每天都必须上山砍柴,我觉得太累了,吃的饭大多数都是馊的,更严重的是我们连盐都没有,硬是把食物往嘴里塞,只是为了活着。但活着我觉得太苦了(节选)
【记2017年12月17日家访:托孤之重】
好心的邻居讲,“前天我发现小洪家的烟筒一天都没冒烟,现在的天多冷啊,一天不烧火人在屋里根本待不住,我就去敲他们家的门,敲了半天也没人开,后来直接翻墙进去了,就看见小洪的爸爸躺在地上,那时他都不会说话了,就一直哼哼,这幸亏是冬天,如果是夏天的话,死在家里都不会有人发现。”(节选)
马永刚感悟:一晃我来这15年了,今天看到兄弟俩如同看到15年前我们兄弟俩,饥寒交迫的那些日子永远不会忘记,现在都好了,如愿考上大学,开始努力工作。所有的一切都是申爸和所有爱心家人给的,没有申爸哪有我们兄弟俩的今天啊!我要和爸爸一起撑起这个家!
【记2017.7.28日家访,行程343公里】
小雁,女,15岁,开学初二(曾获得省级、市级三好学生所在学校年级865人,期末成绩第26名);小昊,男,11岁,五年级(班长,年级第二名)。
5年前两个孩子的妈妈因病去世,因为爷爷奶奶也早已去世,考虑到两个孩子需要人照顾,所以孩子爸爸经人介绍又娶了一个东北媳妇。(节选)
申学东感悟:记得我第一次去承德市宽城县看孩子,仔细观察孩子,在老爷家两个孩子很懂事,姐姐总是在叮嘱弟弟,不让他干这不让他干那的,我想孩子有寄人篱下的紧张吧...... 一个月之后,原本忧郁的姐姐,慢慢的开朗了起来,可爱善良的弟弟很快融入到大家庭里,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我知道这次的救助成功了。(节选)
{{el.item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2Titles}}
注:《家访纪实》首印2万册,将于2018年5月份左右出版、印刷。书的名字还没最后确定,目前以“家访纪实”代替。
我们感召您提前爱心认购(每本书50元)凡提前爱心认购100本以上的个人、团队、企事业单位,在书的尾页我们会一一罗列鸣谢(赞助为个人或者团队的,放个人或团队照片;赞助为企事业单位的,放公司LOGO以及名称)。
预购联络人:光明爱心之家李姗老师15133592823,微信同。
2017,因为我们在一起, 2018,所以会更了不起!
感谢您的支持!
《家访纪实》暂定名
前 言
时光荏苒,从2002年到2018年转眼15年过去了。
15年来我们共同经历了中国的高速发展,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民生的极大改善。无人看护儿童也从原来的缺乏管护,到现在孤儿国家全面覆盖最低保障,到现在无人看护儿童大多得到应急救助。
15年来光明之家也从2002年的马永刚兄弟俩,到2008年的39个孩子,到2018年的180个孩子。从对无人看护儿童救助无所适从,到努力学习相关政策积极探索救助形式,到现在针对无人看护儿童救助小有心得。从一个人艰辛付出,到光明团队信任同行,到社会共同参与。这15年,我们在大家的帮助下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取得较好救助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无人看护儿童新的情况也不断出现,无人看护儿童不光是面临温饱问题,还涉及学校系统教育,家族的养育,社会生存生活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仍然面临很大挑战,任重而道远。
我们想通过此书呼吁更多人关注无人看护儿童这个群体;引发学校教师关注学校中的这类孩子,能更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引导孩子的整个家族,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负担起家族养育责任;唤醒周边更多善良的人们,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宽容、正向的社会环境。
本书我们记录了从2015年到2018年元月近3年来对无人看护儿童的家访、工作记录,以及光明团队成员、同行志愿者、长期服务的爱心人士在当时对这个事件的一些感受,每一个记录都是我们的所见所想所思所悟!
由于我们理论水平有限和相关知识掌握的程度所限,书中会有很多局限和错误,请各位爱心人士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让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的为无人看护儿童服务!
申学东 鞠 躬
2018年元旦
申学东分享
我叫申学东,1970年出生在一个正统朝鲜族家庭,我的父亲是一位非常有名气的医生,我的童年和学生时代都是在无忧无虑中度过的。工作了,和家人一起做生意,办学校,一直顺风顺水,转眼到了2002年,那一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折,我自己创办了秦皇岛私立龙腾学校,招收小学、初中的学生。私立学校,一切都要我们自己去张罗,租校舍、聘教师、招学生,所有费用都是我们自己出。当然我作为出资办校人,除了教书育人外,也要考虑经济账,说白了我也要考虑如何挣钱。(待续)
李姗分享
我是李姗,在秦皇岛光明爱心之家工作5年多了。其实说实话,来这里工作之前我从没想过我会在这样的单位工作而且一呆就是5年,也从没想过我会和这样的一群孩子结下这样的缘分,更没有想过我的人生价值是什么。(待续)
赵健分享
光明之家最难熬的就是冬天,取暖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儿,最让人震撼的就是申爸,他的办公室不仅在阴面,而且在暖气管的最末端,白天有太阳的时候,外面的温度,要比他办公室的温度高,每次去他的办公室......以至于到现在一入冬,申爸的腿就开始疼,就是那时候烙下的病根儿。(节选)
马永刚分享
那个时候我觉得社会是冷漠的,周围的人生活的都那么好,为什么没有人伸手帮帮我们?这期间我想过自杀,我每天都必须上山砍柴,我觉得太累了,吃的饭大多数都是馊的,更严重的是我们连盐都没有,硬是把食物往嘴里塞,只是为了活着。但活着我觉得太苦了(节选)
【记2017年12月17日家访:托孤之重】
好心的邻居讲,“前天我发现小洪家的烟筒一天都没冒烟,现在的天多冷啊,一天不烧火人在屋里根本待不住,我就去敲他们家的门,敲了半天也没人开,后来直接翻墙进去了,就看见小洪的爸爸躺在地上,那时他都不会说话了,就一直哼哼,这幸亏是冬天,如果是夏天的话,死在家里都不会有人发现。”(节选)
马永刚感悟:一晃我来这15年了,今天看到兄弟俩如同看到15年前我们兄弟俩,饥寒交迫的那些日子永远不会忘记,现在都好了,如愿考上大学,开始努力工作。所有的一切都是申爸和所有爱心家人给的,没有申爸哪有我们兄弟俩的今天啊!我要和爸爸一起撑起这个家!
【记2017.7.28日家访,行程343公里】
小雁,女,15岁,开学初二(曾获得省级、市级三好学生所在学校年级865人,期末成绩第26名);小昊,男,11岁,五年级(班长,年级第二名)。
5年前两个孩子的妈妈因病去世,因为爷爷奶奶也早已去世,考虑到两个孩子需要人照顾,所以孩子爸爸经人介绍又娶了一个东北媳妇。(节选)
申学东感悟:记得我第一次去承德市宽城县看孩子,仔细观察孩子,在老爷家两个孩子很懂事,姐姐总是在叮嘱弟弟,不让他干这不让他干那的,我想孩子有寄人篱下的紧张吧...... 一个月之后,原本忧郁的姐姐,慢慢的开朗了起来,可爱善良的弟弟很快融入到大家庭里,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我知道这次的救助成功了。(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