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秦皇岛纵横山海运动生活网
客服热线: -

秦皇岛纵横山海运动生活网

路跑 慢跑 慢跑教学 8837创始人网站 超百毅健跑 超百毅挑战赛 超百毅接力赛 青春长城 路跑 健走 户外 运动 慢跑公益课 衣谷暖流 纵横山海 飞夺泸定桥 清风店围歼战 三所里阻击站 团队毅行

2024营地超百毅挑战赛

距离2024-11-30还剩

台湾手作步道十年之路:在手作中,将人与自我、他人、自然的断裂一一修补(二) [复制链接]

纵横山海户外运动协会 2301 1
纵横山海户外运动协会
话题: 452
回复: 631
楼主

台湾千里步道运动希望“从找出生活周遭的美丽小径开始,借由双脚行走与单车骑行的慢速行旅方式,让人逸出原本的生活轨迹与作息,去到他方,亲身体会不同的人文历史与故事,在看见別人的同时,重新看见自己,也对自己所生活的土地有更真切的了解”。自2006年启动以来,十年有余的手作步道思考和实践中,台湾手作步道推动者们累积了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经验。今天,我们接着来看徐铭谦老师在台湾十年手作步道思考与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图片:blog.sina.com.cn

6

在完美的面前保持谦卑,来回自我校准

一次徐铭谦提到跟着伍玉龙老师去勘查步道现场,面对地形上没有排水出口的棘手情况。布农族的伍老师言简意赅地用手在徐铭谦眼前的空间里,指着上坡几个点,一边在空中砌着一个看不见的节制水流的驳坎。徐铭谦说自己与伍老师眼前看到的空间原始感官资料没有不同,但却无法顺利让伍老师脑中的画面在自己脑海浮现。一直到伍老师实际操作完成之后,她才了解原来是长这个样子,但她自己还需要累积很多次操作以及在不同环境中的实际经验,才能做到与伍老师“视域交融”。

徐铭谦说,这些第一手经验,形塑出属于她的意义框架与默会知识,帮助她掌握整体的画面,留意越来越多细节,现场向她开放的讯息就变得更加丰富。“我没有忘记欣赏山林的美,包括嵌入整体风景的驳坎,仍保有隐藏其间的低调美感。这样的驳坎不只要留意表面的平整与弧度,即使在內侧埋入土坡中、路人看不到的部份,也要细细地用土石卡紧填缝、逐层夯压结实。不只为了结构的稳固,也是在透过作品传达个人的想法与能力,在作品里面展现自己的实相,包涵知识与技术、美感及道德性的伦理。”

面对新的情境,必须全神贯注观察、重新开始构图,而趋近完美的过程是不断自我来回校正,无法立即达到,只能无限逼近,因此总是保持谦卑。

图片:www.360doc.com

7

与手作者心灵相通

即使距离完美总有一步,手作者也会爱上自己展现的实相。徐铭谦说,当洞察讯息的感官打开以后,无意间发现,自己竟也能从別人的作品中看到其想法,甚至产生互动。无声的跨时空对话,承载技术的物(object)是彼此认识的基础。

大多时候是在同一条步道上,暗自欣赏其他老师完成的细节,不用语言交谈,但在心中重新校准彼此的位置与分量,或暗自偷学、以累积工法的想像力与创造力。

图片:hk.crntt.com

有时徐铭谦惊讶于跨文化工法展现的类似性,例如她曾在屏东旧达来、冲绳石磊道、四川丹巴中路、以及宁海许家山看到相似的石头城,看见彼此不相识的社群所面对的环境、气候、地质是如此地相近。

在异国的步道上健行,看到既类似又有所不同的工法时,她总忍不住趴下来端详研究,好奇他们用的工具与我们有什么不同,想知道在一个困难的衔接角度又用了什么方法固定;看见正在施作步道中的外国友人,也会产生跨国的同行团结感。甚至,跟古人也能心意相通——在考古遗址出土的排水沟,从石头堆砌的排列发现某种规律、巧思与美学的要求,彷彿读懂了先民摆放石头的思考过程。

图片:www.360doc.com

8

步道,诗意的居所

徐铭谦感应最强烈的一次,是在花莲苏花公路上方的古道。此处从一开始完全没有路,到找出日据时期古道的遗迹,再到太鲁阁族人开始接受培训、乃至每周三天持续手作修筑两年多,这段过程,她时不时就会去到现场,所以认得每一寸步道前后的细微变化。

她从砌石的排列读出手作者心理的变化:最初的段落出于不情愿或是生疏,石头排在一起却没有密铺,但从结构来说无可挑剔;越到中后段,手作者显得熟练顺手、游刃有余,开始考量到景观的延续性,即使在较平缓又缺石头的段落也叠砌了石面;最精彩的就是“临海崩石坡”那段,手作者爱上了自己的作品,陷入不可自拔的“石头控”状态,不仅将崩石铺平成宽度一致的步道,且为讲求平整、顺接无缝的精准,还出现凿切大理石的费工讲究。

图片:health.cnr.cn

返程的路段上,她再度察觉出最近才修补手作的痕迹,而且许多路段已经修复到跟日据时期的遗迹近乎一模一样——这份自我要求全,来自于一边设计、一边实作、一边调整的艺术家心灵。这群太鲁阁族人根本不再是工人,他们在这里与自己对话、追求完美的成就感,而她彷彿能与手作者一同神游于把玩巨石的游戏之中,并且感觉他们在游戏中气定神闲。

徐铭谦想,或许这种经验,就是哲学家海德格所说的“寂静之声”——步道是手作者的存有开展,是保有他的语言之音的所在;当他人踏入步道时,就进入了手作者正在说出的语言场域,具备“匠心之眼”的人,经由倾听与召唤打破了静默,从而与手作者共同存在于这个“诗意的居所”。

图片:www.360doc.com

9

手作上瘾:疗愈人与自然的异化分裂

手作步道就像是一个切入点,把那些因区分“古典与浪漫”、“理性与感性”、“科学与艺术”、“唯心与唯物”等二分法所导致的问题呈现出来,包括:不重视实作技术的教育体系、区分蓝领与白领的社会价值、不尊重自然与传统智慧的现代化与专业化工程思维等。

手作之所以成为流行,其实正因前述的区分而反过来产生的补偿作用。致力于现代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有效地让“所有可能的脑力工作,都必须从工作场所中拿掉,集中到规划或设计部门”,整体的工作概念就此远离了劳工,不论是被分配到动脑、还是动手的,劳工因此与自己的劳动、产品断裂,产生异化(Entfremdung)。在此情況下,劳工更需要逃离工作、寻求自然的缓解。

许多志工告诉徐铭谦:“手作步道会让人上瘾!”她想应该是因为,人们借此重新感受到思考与行动的合一、生产者与手作物的合一、人与土地关系的合一,以及人与其他人之间的连结;更重要的是,这是可以让异化的劳工从自己生产线般、无法产生美感经验的工作里逃脱出来的机会,享受“不以生产为目的”的纯粹劳动。

图片:www.360doc.com

10

“步道工程·异化三部曲”

头手分离

回顾历史上古道的出现与演变,先民基于行走之需,运用在地材料,手工修建维护一条部落与居民所使用的社路、挑运物资交换的路线;而后当国家出现,路线因统治所需而延长长度、向內山深入,逐渐出现了“越岭路”,这些在时间长河存在超过百年的步道,在修建维护过程中,一个好的工匠必须观察现地环境,于脑海中选择路线、规划可行蓝图、寻找材料、凿切并搬运至现地,实际动手做出来——这一知识与技术,统合于工匠的身心灵之中,以实际的作品展现他的功力,他可以从自己与邻人的行走感觉以及大自然的考验下,累积经验值,及时做出调整。

今日,步道工程发包制度的专业分工,将原本统合在一个工匠身上的整体技艺,切割成规划设计、施工以及监造三部分。也就是说,要做一条步道工程,必须依序完成:

  • 委托规划设计者,画出设计图(只是、动脑、白领);

  • 发包施工厂商,按图制作(技术、动手、蓝领)

  • 监造厂商,确保施工厂商按图施作,以确定手跟着脑动作:

  • 政府承担单位按照设计图验收。

图片:www.lvye.com

头手分离的专业分工,导致会画设计图的专业者,实际上不会做一个真实的阶梯。而第一线施工的包商工人,如果施作过程中,发现设计图与现地情况不符,遇到千变万化的现场实况,即使工人累积了很多第一手知识与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但是必须按图施工无法容许弹性。监造的工作是确保按图施工。这些程序的设定,往往很难回头修改设计图,即使工人的经验可能是对的、因此政府工程可能反而更节省经费,却仍难以修正。

用“有机体”的功能来比喻的话,这就是“头”“手”之间的神经传导失灵——“手”学习到的无法帮助“头”学习改善,或纳入更多异质环境的经验值;“头”于是持续同一种单一的方式继续下指令,“手”也就不再在意结果如何,反正听命行事。当工人不再能欣赏自己的作品以及自己在其中的加之时,敷衍了事的态度就在所难免。

图片:www.360doc.com

头脚倒置

徐铭谦谈到, 在台湾,按照现行制度,政府往往是先在尚未进行规划设计之前,就决定了要整修的步道,同时也已经先框列了预算;而现有不成文的预算编列原则,是用于新建步道的资本门占约七成,用于维护步道的经常门只有三成不到,这意味着工程必须不断扩张新的版图,才能有部分经费维护过去施作的步道设施。

而一条步道,由于工程所需的人力是固定的,甚至往往劳工的费用是被压低的,因此要提高工程经费的关键就在“材料”。这就是现代工程步道往往等于“各种材料的組合”的原因。

结果,解決损坏的方法,不是回归常态维护,以提升步道的使用寿命,反而舍本逐末地在材料的“耐用”上增加强度,因而出现塑木、镁水泥这些更加耗能、无法分解且单价昂贵的特殊材料。

图片:www.beclass.com

脚重头轻

由于步道是在自然环境之中,头手分离、材料主宰的结果,导致大量不属于当地的外来材料进入,随着“资本门”的推动遍布且越来越深入山林。原本想透过“到自然走走”获得放松休闲的人们,却发现步道是都市的延伸,自然越来越遥远;当人们对之习以为常以后,对自然的认识也变成“为人类所使用改造的自然”,结果进一步加深了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异化。

从这个面向来看,“手作步道”是一个与大自然和解、个人手脑重新合一的机会,也是改变现有制度运作的契机。在台湾,过去十年来,因为仍有许多怀抱理想、不怕麻烦与压力的公务员、规划设计建造专业者、以及技术精湛的工匠们,“手作步道”也才有机会逐渐走出一条路来。

图片:blog.163.com

(未完待续)

注:本文由春草根据台湾千里步道协会官网记录资料编辑整理。

本文转自“自然教育论坛”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atureforum

评论请先登录注册
精彩话题推荐
绑定手机
×
图片验证码